自1993年5月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简称J.League,J联盟)举办首届赛事以来,20年的岁月即将过去。
联赛当初只有10支球队参加,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球队加盟参赛,于是,1999年进行了改制,拆分成为简称J1的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和简称J2的日本职业足球乙级联赛。
现在,J1有18个球会、J2有22个球会。而且,在它们下面还设置了职业和业余选手混成的日本足球联盟(JFL,共18支球队),其中有6个球会是在经营运作上符合J联盟规定的条件并以跻身J2为目标的准加盟球队。
这是历经了坎坷沉浮的20年。
J联盟创立初期的加盟选手中,不乏有原巴西国家队选手济科等国外著名球员,它还荣获了1993年的流行语大奖,在国内外名声大噪。一场比赛的观众平均人数,第一年为17976人,第2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了19598人。
之后,受到经济萧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J联盟转瞬间步入了低潮。成立后第5年的1997年,一场比赛的观众平均人数减到10131人。人们甚至以泡沫经济的崩溃做比拟,称其为“J联盟泡沫破裂”。
1997年清水鼓动队的运营公司因苦于资金周转,将经营权转让给了由当地企业出资新成立的公司。球会虽然因此勉强得以幸存,但是,依托于足球热的经营终究将会走向失败的事实摆到了足球界的面前。
第二年发生了更为严峻的事态。横滨飞翼队的一家赞助企业因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而撤出,球队实际上因此而解散,并于1999年与横滨水手队合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球队在运营费上的铺张浪费。
这些沉重打击,使整个J联盟意识到,球队不能依赖某一企业生存。它们开始改变思路,根据球队所在城市即主场城市(hometown)的各类企业的广告收入以及主场城市比赛的票房收入,进行脚踏实地的“量体裁衣”式经营。
J联盟重整旗鼓止跌回升的契机,是2002年日韩共同举办的每四年一次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从比赛的前一年开始,J1平均每场的观众人数就呈增加趋势,2007年、2008年恢复到了19000人的水平。近年来一直保持在。2010年J1、J2的观众累计人数突破了1亿人。
J联盟如今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J联盟为战后日本的体育界带来的影响之大,可以与“东洋魔女”和 “巨人赛”相匹敌。前者是1964年在东京奥运上夺得金牌的“东洋魔女”——日本女排国家队,后者是电视实况转播的职业棒球人气球队巨人队的比赛。
东京奥运上女排国家队的精彩表现,一举提升了女子体育在日本的地位。因获得奥运金牌,排球由此而大受人们喜爱,并带动了此后的所谓“妈妈排球”的普及。结婚成立了家庭的原国家队选手们也积极参与到普及活动之中。其效果还波及到排球以外的运动项目,为女性参加体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巨人赛”中,拥有长岛茂雄和王贞治这样的明星球员的长胜球队巨人队,与日本电视播放网组合,打造出了一档以体育实况转播为中心的娱乐节目的新形式。
无论巨人队与哪支球队比赛,都带有巨大的附加价值——这是这档新型娱乐节目所使用的手法。尽管由于电视台节目编排等原因,比赛的头尾无法转播,但通过实况与解说的巧妙结合,整场比赛被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令收视者获得极大的满足。
长期以来,日本的体育界中“体育是大企业的附属品”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但J联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思维方式。
J联盟诞生之前,构成日本顶级体育运动的中坚,是以企业的福利厚生为名目而存在的企业运动队、企业所属的选手和包括巨人(职棒)队在内的为大企业所有才得以生存的职业运动队。与之形成对照的J联盟令人观念一新,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体育有其自立之道”。
现在的J联盟中也还有继续依赖球团所有者维系生存的球队,但J联盟的方针是,各个球队成为独立的企业,通过组织比赛、普及足球、提高球员实力,展开自主经营。也就是说,将体育运动本身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活动,力图使其具有独立性。
即便是在地方(都道府县)级别的足球联盟参加比赛的球队,只要不断晋级,就可在J1参加联赛——这项制度的建立,为参与足球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实现梦想的大门,大大地推动了20年来J联盟的发展。实际上。J联盟成立后,就有从县级联盟晋升到J1的球队。这就与职业队和业余队之间存在明确界限,却没有球队升降级制度的职业棒球截然不同。
J联盟成立后,日本足球的竞技水平大大提高,国家队自1998年以后,获得每一届世界杯大赛的出场资格。能够使人切身感到,从地方足球队晋升到职业队,从职业队走向世界,这种做法,对提高人们参与足球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日本的体育界,职业和业余、在职和学生这种社会地位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如今J联盟正在逐渐改变着现状。
高中生、大学生与J联盟各球会签约,一边上学一边以职业选手身份参赛,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J联盟选手的转会制度最初存在着一些有利于雇佣方(球会)的条件,但现在球会和选手基本上处于对等地位。选手凭借自己的实力要求更多的报酬,有时还效力走遍各国,效力海外球会。
如果认为这种变化不利于雇佣方,那实属短见。球员个人提高竞技能力的努力,对雇佣方也大有好处,因为球会展示与人的商品,就是由各个球员组成的球队的竞技水平。而且,转会费还给球会带来经济上的恩惠。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自由度大大提高的现行转会制度,使球员和球会双方都受益匪浅。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就是加盟J联盟的球会,有义务拥有以培养下一代职业选手为目的的各年龄层球队。虽然这不过是模仿了欧州和南美的先例,但培养球员的工作,承担起了各个球会提升商品价值亦即增强竞技能力、实现独立自主的经营之重要作用。
J联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其理由之一是“与地区密切结合”。过去,培养足球选手,主要是依靠初高中的俱乐部活动及志愿人员建立的地区性小球会。随着J联盟的诞生,以庞大资金为后盾的职业组织开始了球员的培养,他们能够将既有的小规模球会和学校的有关负责人的反对控制在最低程度,是因为有“为了地区的孩子们”这样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企业和地方政府之所以愿意支援J联盟,也正是由于共同拥有为地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这样一个共同目标。
迄今,能够拯救若干球会经营危机、较小规模的球会能作为职业队继续存在,都受惠于J联盟成立时制定的“与地区密切结合”的方针。
正是这个“与地区密切结合”,令不少人认为,它是“J联盟的理念”,是其成果的支柱。但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J联盟的理念,在于“提升足球水平,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振兴体育文化,促进国民的健康”、“加强国际交流”。作为实现这3项理念的方法而打出了6项“活动方针”中,贯彻了“与地区密切结合”的思想。也就是说,“与地区密切结合”不是目的,而是方法。如果不站在这个立场上,那么就无法发现J联盟今后的问题并找出答案。
J联盟秘书处制定了“以加盟J联盟为目标的球会在全国范围内增加至100个”的目标,将在2014年设置10-12个相当于足球丙级的J3球会。
参加J联盟的球会增加,对普及足球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将加剧球会之间在经营上的竞争。现有球会在扩大经营规模上业已趋向极限,激烈的竞争令人担忧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球会经营如果陷入困境,不免会缩小在提高竞技水平方面的投资,进而对联盟的商品价值也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与地区密切结合”这块招牌,对吸引全国乃至世界规模的大企业赞助商,有时会成为一种障碍。实际上这种情况业有所闻。例如有的企业由于做了某县球会的赞助商,于是在其它县的合同全部遭到回绝。对那些在世界范围开展公关活动的大企业来说,援助一个与企业自身无关的地方球会,在公关战略上几近毫无意义。
如果将“与地区密切结合”作为J联盟的存在目的,那么在寻求解决J联盟存在的问题时,必会误入歧途。各个地区原本有着不同的实情,各球会在经营上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如果因为拘泥于“与地区密切结合”而不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经营基础,那么难免不出现无法筹措运营预算的球会。
J联盟在恪守理念并维持“与地区密切结合”这个形象的同时,目前已经迎来了这样一个时期,即需要打出新的活动方针,适应时代和联盟自身发展变化。我认为,“多样化”是它的要点。
J联盟的活动方针中,包括了类似足球的五人制足球的普及,但却没有言及女子足球。日本女足国家队虽然在2011年世界杯上赢得冠军,但女足选手的培养和普及活动却还没有得到充分改善。这是足球有关人员非常清楚的问题。
J联盟具备大大高于昔日排球的潜力,能够为妇女参加体育活动以及提升女子体育运动地位提供最适宜的舞台,因此在活动方针中,应该补充强化和普及女子足球这一条。将女子足球加入活动方针,符合J联盟的“理念”,它还将有助于展开活动,具体实现J联盟满足地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的意愿。
J联盟为日本的体育界带来了巨大变化。发生变化,同时又会引出新的问题。寻求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不断变化发展,这注定就是J联盟的命运。
(2013年4月8日)
标题图片:AFLO提供 身临球场准备比赛的J联盟浦和红钻队选手(2013年4月6日埼玉体育场)
J联盟联赛历届冠军队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凝冬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zonghewenda/202412-224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凝冬呀”!
希望本篇文章《为了体育的自立——日本职业足球联盟20年的足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自1993年5月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简称J.League,J联盟)举办首届赛事以来,20年的岁月即将过去。 联赛当初只有10支球队参加,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