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一只东方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wanchexingjia/202412-28008.html
一棵大槐树的永恒乡愁 来自薛易先生的授权发布——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山东地区一首广...
一棵大槐树的永恒乡愁
来自薛易先生的授权发布——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山东地区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 。
那么,青岛人的祖先从哪里来?各个区市的居民又分别来自哪里?是山西吗?为何有很多人说自己的老家是云南?
我查阅史料发现,“云南”所指并非一个地方,有的确实是云南,有的则可能是山西的一部分。
青岛移民有一个显著特征——受明代卫所制影响巨大。就青岛市区土著而言,祖先的确大多来自云南。
1
在一些老青岛人记忆中,同样是那首关于大槐树的歌谣,但前面的地点不是洪洞,而是云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青岛市史志办网站登载有文史专家王诵亭的文章《青岛地区明代移民之探源》,其中认为歌谣中的“云南”并非云南省,并列举了几点理由:
首先,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云中的建制,北魏时又设云州,辖今山西大部、河北、内蒙古的部分区域。该文章称,生活在云州地区的百姓,根据区域分野分别呼之为云北、云中、云南、云岗、云泉等带“云”字头的地名。当时大同以南,包括太原、洪洞等区域被称为“云南”也就顺理成章。而后移民们为区别已设布政司的云南省,就加上了“小”字。
其次,该文引清中叶修纂的《莱阳县志·云南移民考释》,其中称“盖阴山之南,恒山之北”“历年既久,传闻失实,遂胥附于‘云南’之说矣。”而且,槐树本来是北方树木,怎么会到云南省?
另外,明正德年间纂修的《云南志》以及明万历年间纂修的《云南通志》中,都没有提及明洪武、永乐年间云南移民山东之事。
再结合自山西洪洞移民,以及河北枣强作为移民中转站的其他资料,就会得出“云南移民”其实来自山西的结论。
“小云南”与云州有没有关系?
2
上述观点明显带有推测成分。对这种说法也一直有不同意见。山东省情网登载有文章《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构》。其中提到,秦代的“云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云州之南”,其实是在河北。当时移民主要迁出地是泽州、潞州,为什么不称“泽南”“潞南”,而称“云南”呢?
而且,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有一部分人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在浮山山坡有一处“荒草庵”,其间流传一个故事。明初,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绑来一批人。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3户人家。下船后,押送的官兵放了心,给他们发了3个月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在浮山山坡搭了一座棚子,取名“荒草庵”,就住了下来。后来,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
交趾在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后来则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在明代初年,一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一些越南籍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该文章称:“翻检那些魂系云南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至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据此可以看出,青岛人确实有一部分来自云南。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在青岛早期移民中,从山西洪洞移民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来自于云南。只不过不是大规模移民,而是因为卫所制。”
荒草庵 摄影/王向荣
3
在地名普查中,也可以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迁出地。其中,有的村落来自乌沙卫,有的来自乌撒卫,还有的来自无沙卫、乌河卫。事实上,这些都是乌撒卫的误称。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十四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
而“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张氏族谱》,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
已故青岛文史专家侯文程也写有《青岛地区云南移民初考》一文。文中称,青岛各个地区几乎都有云南移民,“所不同的是数量多寡而已”。据《登州府志》附录中之《乌撒考》中记载:“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来山东,即指此而言。
云南移民史坐船来青岛的
4
“青岛市的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四个区现有的或已撤销的村庄中,半数以上是由云南移民创建或是后来迁居至此的。如市南区的青岛村、会前村、田家村、辛家庄,市北区的杨家村、夹岭沟、埠西村,四方区闫家山的闫姓、香李村的李姓、湖岛村的王姓、沙岭庄的曹姓、保儿村的王姓和河西村的袁姓等,都是来自云南的移民。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
侯文程先生认为,明代的云南移民,对青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明初,倭寇七次入侵青岛,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后,军寨、墩堡星罗棋布,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窜往浙、闽沿海一带。
“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农民,他们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如咸菜在苏北称“盐渍”,而青岛地区的萝卜咸菜因是挂起来晾晒,所以称为“挂渍”。由于云南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处境,逐渐影响并形成了青岛地区敦厚 、友善、睦邻、节俭的民风。”
青岛移民对于抗倭起到重要作用
5
按照鲁海先生的说法,当年从乌撒卫迁移来的人中,有一户姓胡,在现在的迎宾馆一带生活,建起胡家庄,这也是最早的街里人。
在明朝万历年间,在如今的人民会堂一带形成了一个青岛口。至清朝时,青岛口已经较为繁荣。此时,胡家庄也不再用本来的名字,而成为青岛口的一部分。胡家的后人中曾出过几位“大人物”。清朝时,有一个开烧酒作坊的,名叫胡增瑞。他也是青岛口商会会首,商会就设在天后宫。而天后宫也是他捐款修建。胡增瑞有子名为胡存约,在青岛也是比较有名的人物。胡存约有一本名为《海云堂随记》的书,这是唯一记载德占青岛之前的青岛面貌的书。
除去街里之外,市区其他地方也早有人来。早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来自云南的王龙、王虎兄弟二人,携家眷在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会前村。他们也被视为青岛市区这一支王姓的始祖。当然在整个青岛地区来看,王姓则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至秦代的王元,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的曾孙。
1898年,德国强租青岛后,征收了会前村全部土地,废村拆房,此后又建起森林公园。而会前村村民则分别搬迁至现在浮山所、沙岭庄、八大湖和即墨沟岔等地。如今中山公园里,还有个会前村遗址。
中山公园里的会前村遗址 摄影/罗马那一米阳光
6
此外,鲁海先生称,在浮山所还有梅、白、安、粱等姓氏。其祖先本来是蒙古人。明英宗时期有“土木堡之变”,后来明军又大败瓦剌,瓦剌同意派人护送明英宗回京。后来,明英宗给送他回来的几名军官升官,派他们到鳌山卫和浮山所任职,并赐以汉姓。在清代王葆崇所编的《世袭达官四姓合谱》中,记载有这一过程。除这四姓,浮山所还有其他军官,先后历任千户的就有苏、余、杨、焦、亢、毛、张等姓氏,另有历任百户的丁、葛、侯等姓氏。
再到后来,来青岛的移民越来越多。还有少部分广东人,主要是当买办。关于后来的移民,芝罘路上原来的“三江会馆”就是见证。三江会馆既是商业联谊场所,也是同乡人互帮互助的地方,假如有当地人来青岛无处落脚,可以在三江会馆免费吃住。而所谓“三江”,指的就是江苏、浙江、江西和如今的安徽省。
6
提及祖籍何处,在李沧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家祖籍是云南的。”这一说法对不对?
族谱等现存资料显示,李沧区最初的移民的确主要来自云南,在诸多行政村中超过了半数。
这些移民主要是汉族,而非少数民族。但因为他们长期在云南生活,甚至在当地结婚生子,妻子就是云南当地人,也带来了一些与云南类似的风俗习惯。
从云南移民也是为了对抗倭寇
在青岛市史志办《志鉴工作》2002年第3期上,有一篇青岛知名文史专家侯文程先生所撰写的《青岛地区云南移民初考》,其中称“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
在文史专家那洪岐、杨惠春所写的《李沧区移民是来自云南吗?》一文中,则提出据史料记载,李沧区现有的53个行政村中,其中有29个村就是在600多年前从云南迁移过来的。
为什么要从云南移民呢?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原来的区域内人烟稀少。从元朝末年开始,兵灾战乱接连发生,原有人口损失殆尽。第二,则是因为倭寇横行。从元朝开始,倭寇就时常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
明朝初年,倭寇又7次入侵青岛。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坐不住了,于是他决心加强青岛地区的防御力量,设立卫、所,开始屯田。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其中很多人就是从云南迁移而来。
这一部分人并非是少数民族,而主要是汉族。侯文程先生在文中写道:“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农民,他们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由于云南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处境,逐渐影响并形成了青岛地区敦厚、友善、睦邻、节俭的民风。”
当然,因为那些汉族人曾在云南生活过,甚至在当地结婚生子,妻子是云南当地人,也会带来一些与云南类似的风俗习惯。
在打仗方面,朱元璋从来不是善茬
7
这里得先讲一下明朝的卫所制和屯田制,这是从朱元璋开始创建的常备军建军制度和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以屯养兵的军屯制度。
军屯是由大批军户组成,明朝时在平民中征调的士兵为“军”,每三户征调一丁的为军户,余两户为“贴户”。军户所出丁称为“正军”,余下的壮丁称为“余丁”或“军余”,军人都是世袭制。大量的军户和移民迁居青岛沿海或山区,屯田垦荒,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李沧区由原崂山区李村镇和沧口区合并建成。而在历史上,沧口地区又隶属于即墨县辖地,所以《崂山县志》和《即墨县志》的一些材料也可以说明李沧区的状况。
据《崂山县志》中的材料: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倭夷(日本人)入侵崂山沿海,居民多受其害。于是,朱元璋下旨命近海诸卫分兵讨伐倭寇。到朱棣当皇帝之后的永乐二年(1404年),在如今崂山区中韩街道设置即墨营,其中设两名把总,1000余名官兵,还筑有寨城1座,周长2华里。
在女姑口有驻军一部。可见崂山 、李村一带移民大多是明朝派来驻守沿海一带或屯垦的军户。许多从征军士在当地安家落户、结亲、通婚,繁衍子孙后代 ,使得现居住地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据当地民间传说,凡是祖先从云南迁居此地的人,双脚小指指甲均为两瓣形状。资料称,经查证现居李沧区部分村庄的人,小指指甲也的确呈两瓣。
《即墨县志》也可以说明沧口的情况
8
2008年,李沧区政协曾出了一本书名为《记忆中的村庄》,其中共写了60个村庄,包括现存的和部分已经消失了的。青岛文史专家刘锦女士就是当时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调查了26个村庄。她说:“当时,大部分村庄中的老人和族谱上,都说是从云南迁移来的。”
根据新编《即墨县志》记载,仅明代因建立卫、所和军屯而迁入的军户达7万余人,其中包括在沧口、楼山后、湾头、十梅庵、东南渠一带立村的林、张、赵、庄、王、蔡、宋等姓氏家族。而据《崂山县志》载,李村镇辖区的19个村庄(今属李村、虎山路、浮山路、九水路4个街道)均是云南移民。
如果说宏观的数字和材料有些抽象的话,那么各个村庄的家族史则更能体现当年移民的状况。
李钦堂研究过西南渠村的历史,撰文称,据历史考证,西南渠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相传村中的张姓祖先率先从云南迁徙至此栖身谋生,因村东北处有一土埠,所以起名叫安家(甲)埠。后因早年间连绵不断的战争,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村民期盼艰难早日离去,为追求这一良好愿望,又因为村南刚好有一水渠,遂改名“南渠”(谐音“难去”)。
大枣园的石牌坊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9
姜平秀、王珍亭曾撰文讲述过晓翁村的由来。其中称,晓翁村如今有传说和记载的有崔氏和王氏。《崔氏支谱》中记载称:“吾家相传云南籍,明初兄弟二人捧檄移来山东。先卜居於大翁村,后移居东南山村,又移居晓翁村。晓翁村者即吾本支所从出也。自始迁居於此,至今历有十八世,计聚族於阅斯六百余年。”而王氏则是三百年前从崂山东窑(登瀛)迁徒而来的。而在此之前,王氏的先祖从淮安府长途跋涉来到东窑。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东窑的耕地已不能满足需要,经过打探,再三比较,王氏族长派遣了十世长支孙落户到了晓翁村。
刘锦女士曾多次前往大枣园,了解其村中历史。大枣园的历史最远能够追溯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山东青州府临朐县礼让乡四泊社四甲棘林村的王景,迁徙到胶州朱阳社十甲等上村。王景有4个儿子,分别是王核、王隆、王纶和王福。
万历年间,王纶一家又迁徙到了即墨县汇海王家庄,而王纶的孙子王才富这一代继续外迁,来到了浮山所下辖的于家村旁,建屋耕地,人丁渐多,于是另起村名。因为祖籍棘林村,便将“棘”字由并列改为上下,叫“枣”(繁体)园村。后来因人口又多,再分出一村叫小枣园,这里便叫大枣园村。王才富被尊称为大枣园村的“始祖”。
明朝万历七年(1580年)倭寇入侵浮山所一带,直逼大枣园村 。王才富全家及村民离村避难,躲进崂山的黄花洞中,因山高无路,倭寇不敢入山而退走。王才富等躲过劫难,回村重建倭寇烧掠后的家园。
刘锦女士当时也调查了石家村,这个村庄是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云南迁至诸城,在二百多年前,又从诸城迁移过来的。
从这些村庄的家族史中可以到,从云南迁移到李沧的的确能够占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从其他省份以及山东省内其他地方迁移而来,包括一些就近迁移的,多种方式都有,是有据可考的。
民国时期的纱厂浸透了工人血泪
10
20世纪初,也有很多工人从外地迁移到李沧来工作,这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移民。
那洪岐在《李沧区少数民族状况及其由来》一文中就介绍了部分满族人来青岛的移民过程。清王朝雍正十年(1733年)派清八旗兵15000余人驻守山东半岛青州旗城,随即满族官员开始出没于青岛。辛亥革命之后,清朝遗老及文武官员来青岛寄居从业。
到20世纪初,就有大量的满族百姓移居迁徒来沧口、崂山一带定居生活。在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日本商人在青岛开办了许多纺织工厂,需要大量的女工劳动力。日商发现满族妇女全是不缠足的“大脚板”,非常适合做纺织工人。于是,多次去青州北城(清朝在山东设的旗城)招收“养成工”(童工),进入当时的铃木丝织厂、大康纱厂、钟渊纱厂、大英烟草公司、四方工厂为最多。
为了反对日本厂商的残酷压迫,其中的一些满族工人还参加过1925年4月26日至5月29日青岛各纱厂举行的罢工斗争。1922年至1930年,又有北京、山东青州北城等地的满族百姓被招募来青岛当学警及消防警察。随即其兄弟姊妹、亲戚朋友投奔来青岛找工作、定居、通婚结亲,繁衍后代。
关于这一段历史,青岛著名文史学家鲁海先生也曾提及,他说,光民国初期,从青州来的满族人就有大约七千人,包括舒、关、曹等姓氏。“因为满族人是天足,不缠脚。当时沧口有纺织业,纺织工人需要来回走,不缠脚的更容易干活。”
未完待续——
我的青岛
小青岛(qingdaotese) 青岛特色综合整理
扫【二维码】 申请免费宣传
赞 (2)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东方呀”!
希望本篇文章《青岛人祖先:李沧半数云南人,浮山所蒙古后裔多,四方和沧口还有7000满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一棵大槐树的永恒乡愁 来自薛易先生的授权发布——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山东地区一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