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育现状,提出了“理念引领、确立宣言,明确课程追求;理论创新、课程统整,架构课程体系;内外一体、合理整合,编制课程纲要;主线联结、内外互动,提高课程实施成效;创新机制、优化条件,保障课程实施”的课程实施策略,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有机融为一体。
当前,普通高中由于升学压力,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堪忧:一是学校虽较重视体育课,但关注点在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对教学质量要求不高;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管理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率不高;三是场馆设施缺少,有限的场馆设施难以适应雾霾、雨雪等天气时学生运动的基本要求;四是课内外体育活动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缺乏整合,相互割裂,导致活动开展成效不高。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通过课内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要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与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使“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落地,是当下普通高中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1.理念引领、确立宣言,明确课程追求
在课程标准指引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教育成全人”的办学理念和“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做终身体育的践行人,做健康生活的拥有者”的体育学科宣言,确立了“保证基础、强调选择、关注融合、重在运用”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设计理念,明确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追求。
保证基础是指发展学生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等知识、技能与方法,为践行终身体育、拥有健康生活奠定基础;强调选择是指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享受运动乐趣,健全人格,获得个性发展;关注融合是指要将健康教育内容、体能与运动技能以及学、练、赛等方面有机结合,提高融会贯通的能力;重在运用是指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学习、锻炼、竞赛和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2.理论创新、课程统整,架构课程体系
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健身育人,其主要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学校改变传统体育理论秉持的机械、类化、二元分裂的思维方式,站在体育文化层面,从每个学生个体发展视角出发,将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比赛等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活动看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形成有机、整体、一元的学校体育生态学理论。据此,学校将“课程链”从“体育教育”延伸到“生活体育”和“竞技体育”,构建融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比赛等于一体的制度化全课程体系。
统整课程,一要评估学生学习需求和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在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要开设的运动项目课程。二要梳理高中三年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并纳入相关课程之中,如将足球联赛纳入足球课程等。在此基础上,架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图1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图,它具有“纵向衔接,横向一体”的特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学校打通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壁垒,通过“4+1”的课程方式(即2节体育课、2节体育校本课和1节体育拓展课),以选项教学的形式实施课程活动;有竞赛任务或学校特色的运动项目,则以选项分层的形式展开教学与训练相融合的课程活动。学校与校外体育机构合作,通过资源协调共享机制,开设了14个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课程,课程的丰富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内外一体、合理整合,编制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规定时间内的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方案,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纲要,是以学期为单位,将性质不同、同一运动项目及其相关的课程活动进行整合,形成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组合、教学评价结合的课程纲要。
教学目标融合,是指将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作为基础目标,将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与竞赛目标作为发展目标进行融合,形成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及各阶段“学业质量水平”,采用延用、替代、拆解、组合等策略,形成体育教学目标,即基础目标;然后将课外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养成锻炼习惯、通过运动训练与竞赛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的目标,融合到基础目标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素养方面的目标中。
教学内容的组合,就是将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锻炼与竞赛内容进行组合。其中,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方法、技战术及据此开发的组合技术、教学比赛等内容是基础内容,围绕校园体育竞赛和所学技能运用的各类竞赛与展示活动是拓展内容。两者合理、有序的安排能使课内外内容相互衔接,形成整体,提升教学成效。
教学评价结合。评价的根本目的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在课程活动的不同时段,采用达标测试、技能评定、问卷、课堂记录、表现性评价等手段,及时收集与反馈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学习、锻炼、训练、竞赛等信息,以正确评价学生并促进他们的学习。设计评价时,一要细化教学目标,形成具体、可操作的评价目标;二要从形成的评价目标中确定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评价内容;三要围绕评价内容设计简单易行的评价任务,如通过不准运球的全场比赛,收集学生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的运用、体能、跑位等信息;四要用行为动词界定不同水平的表现要素与特征,如对于行进间传接球动作完成的质量要素,动作正确、熟练,传球落点到位等。
4.主线联结、内外互动,提高课程实施成效
为了使课程活动发挥整体效应,使学、练、赛、评等教学活动产生良性互动,教师需要从课程整体的视角出发,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参照教育教学理论,确立并实施主线教学,从而使课程活动层层推进、内通外联,形成有机整体,提升教学成效。
以“运用意识培养”为主线,是依据“培养创新意识,提升体育实践能力”目标,参照运动教育理论,使学生在“了解— 理解—见解”的学习过程中,将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如将体能发展、体质测试、体育节等活动进行整合,并安排在高一年级开学至期中考试期间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体能发展的原理与方法的学习和尝试体验—运用原理与方法提高体能和体质测试成绩—运用原理与方法提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与调整体能发展方案”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提高了运用意识与能力。又如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设计由易到难的创编活动,通过“简单创编—复杂创编”的学习过程,将健美操创编知识动作技能、运动欣赏等课程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以教学比赛为主线,是以“愉悦身心、提升运动能力”目标为依据,参照运动教育理论,通过不同要求与目的的教学比赛,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教学比赛—学习小组间对抗比赛—正式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体能、知识与技能、运动欣赏等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线,是以“提升技战术运用能力”目标为依据,参照体悟教学理论,通过“项目简介—比赛介绍—培养战术意识—训练决断能力—技能学练—动作完成”等教学活动,将以体能发展、知识与技能、运动欣赏等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以主题设计为主线,是以“促进交往、提升运动能力”目标为依据,参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通过“定主题与明任务—合作与探究学习—展示与交流—评价激励”的学练过程,将各种课程活动联结成有机整体。
5.创新机制、优化条件,保障课程实施
普通高中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新时期高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也对课程实施资源与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在审视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引入校外体育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条件,保障课程实施。
一是建立校内外体育资源协调与共享机制。即学校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用体育场馆营运权换取学校需要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用游泳馆的对外营运权换取开设游泳、跆拳道等课程所需教练员和救生员等资源;学校也可以通过购买、外聘等途径,引入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二是创新校本教研制度,将外聘教练纳入教研组管理。一方面通过讲座、听评课、读书交流、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提升教学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青蓝工程”,以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教学人员业务能力。
三是将课程活动排入课表,以制度化全课程推进教学。学校将体育课、校本体育课和体育拓展课排入课表;在排体育课时,确保各年级在上午第三节课都有一次体育课的机会,形成每周一次“体育大课”,即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课在时间与内容上的衔接,在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建立教学人员奖惩制度。学校对教学常规、教学与运动训练质量、业务学习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明确职责与奖惩机制,以保障课程教学活动质量。
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实施成效
1.学校重视、师生认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加规范
统计显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天数比例,由2005年的43.1%上升到2019年的100%;在对全校师生的调查中显示,教师对体育课程实施方式的认可度为98.6%,学生为100%;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出勤率由过去的90.3%提升至100%。这是因为课程的丰富性与选择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每天一节体育课”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使课程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更加规范。
2.专业指导、内外互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有质量
调查显示,学生积极投入课程活动的人数比例,由2005年的83.6%提升至2019年的95.7%,认为运动能力提升幅度大的有88.5%;本校学生在2017、2018、2019年无锡市学生体质测试抽测中分别获第二名、第三名、第一名,合格人数占99.5%,优秀人数占28.4%;以选项班优秀学生组建的各运动队在区、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是由于一体化教学条件优化,学生能在专业化指导中参与活动;同时一体化教学打破了课内外壁垒,使学、练、训、赛、评等课内外体育活动产生良性互动,课程教学活动更有质量。
3.理念先进、提升品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具特色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是从学校办学理念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文件构建与实施的,具有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小型多样竞赛与展示活动成为诱疑、启思、倡省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学生学习与锻炼的同时,也丰富了课程内容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锻炼氛围。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运动能力,满足了自我挑战与超越的需要,吸引、同化群体内力量,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提升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新时期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新范式,它需要在明确课程追求的基础上,创新理论、统整课程,并开发设计课程活动;需要创新机制、优化课程条件,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提升课程意识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作者:秦洪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教研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0年第11期(下),转载需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肖雪
●程锦慧: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汪瑞林:提升社会大众对统编三科教材的认知水平
●胡佳怡:从“问题”到“产品”:项目式学习的再认识
●李凌艳:现代学校评估视阈下对课程的重新审视
●王云生: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及其提升
●顿继安 何彩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孟亦萍: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
●姚建法:儿童视域下“错”与“误”的价值生长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半月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及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下半月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爱我,请给我好看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凝冬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wanchexingjia/202412-208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凝冬呀”!
希望本篇文章《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