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个重要年份。翻越沟壑的,可能走上巅峰;高处跌落的,或许一蹶不振。
那一年,姚若媛(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上证指数持续高涨突破5000点,股市频传造富神话。和银行那点可怜的收益率相比,很少有人能抵制股市的诱惑,连菜场大妈都在谈论股票,姚若媛也曾小试牛刀。
神话很快破灭了,还好姚若媛只是试水,摔得虽惨,好在损失不大。
如今,每个月15日收到工资时,姚若媛会先还信用卡卡债,剩下的钱全部拿去理财,接下来一个月继续用信用卡消费。她手机上有一个名为“money”的文件夹,银行、基金、P2P、股票等9个理财App存放着她所有资产。
让钱流动起来,才是生财之道。三年时间过去,平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姚若媛,已存下了30万元。
最重要的是,她吸取了教训,尽力保持理性,注意风险的平衡。2018年年末,多家P2P网贷平台爆雷,她却从未栽过跟头。“我买的P2P收益率在5%到8%左右,只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收益率超过10%的P2P我就不看了。”
每个月像姚若媛这样在理财上花费心思的“90后”还有很多。这也是多数80、90后的投资心态。教育经历加上市场洗礼,80、90后多数以“韭菜”自居和自嘲,很少相信自己能在P2P或股市中赚到钱,审慎地对待每一笔投资,并从自己的审慎中受益。
中国“80后”、“90后”数量约4亿人,他们受教育程度要超过前辈,擅于捕捉机会,但更会判断风险。
近日,腾讯理财通和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联合发布《8090后理财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80、90后投资心态稳健,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评价较为保守,2018年,近九成80、90后在理财中实现了盈利;如果资金足够,近乎七成80、90后愿意将房产视为第一投资选择;报告同样指出,00后也开始购买养老产品了。
稳健的80、90后
银行理财是姚若媛接触最早,也是资产配置最多的方式,但姚若媛的理财计划显然不止于此。姚若媛的资产里,银行理财占32%、P2P占27%、银行存款占19%、基金占17%、股票占4%。她深知,高利息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尽管接近三成资产配置在了P2P,但她只在有传统金融机构背书的P2P上下注,并浏览财经新闻关注行业每一个动态。
正如报告分析发现,80、90后群体的投资理财心态十分稳健。大部分受访者都将“实现财富稳健增值”作为理财的主要目的,只有12.6%的受访者想通过投资理财抓住机会,实现财富自由;他们对自己投资能力评价相对保守、客观,多数人认为自己投资理财只是小白水平,认为自己是大师级别的仅占0.8%。
稳健的理财心态和保守的自我评价也反映在2018年的理财收益中,近九成80、90后表示在2018年投资理财过程中盈利,其中62.8%的受访者平均理财收益率在1%~5%之间。
理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投资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理财产品的选购。银行App首页会推荐理财产品,支付宝、微信同时是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各类P2P平台层出不穷。理财不再是高收入群体的专属,可以根据收入量入为出地制定理财计划。
24岁的小王月收入为6000元,她再三强调自己“工资少得可怜”,却会把每个月收入的六分之一用于理财,方式是在微信理财通上购买基金。她表示,自己充分理解了“定投”概念,手里的基金是亏损状态,但她相信低谷投资会迎来长期回报。
报告显示,对于80、90后来说,银行与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渗透率远远超过其他渠道,62.8%的受访者选择银行作为理财渠道,44.8%受访者选择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
买房偏好很执着
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80、90后来说,审慎投资背后的目标是买房,理财是在为这个小目标做准备,房产也是多数80、90后投资的首选项——如果条件允许。
2018年8月,姚若媛离开了自己工作三年的深圳,前往男朋友所在的城市杭州。她的愿望就是在杭州买房。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这两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但在深圳上班的小高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笔账,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在市中心的南山区或福田区买房,到了稍远一些的龙岗区,两房一厅的小户型总价在2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70万元——60万元首付与10万元的交易费、税费等——就能“上车”;她要努力工作积极理财,当存款达到一定数额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入手自己的房子。
80、90后对房产的偏好依然执着。报告调查发现,如果2019年有足够的资金和购房资格,66.4%的受访者还是选择投资房产,只有18%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投资理财产品。显然,房产由于同时具备投资和使用属性,在80、90后的资产配置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也印证了汇丰银行(HSBC)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从调查中发现,中国的80、90后年轻人的住房拥有率高达70%,远远超过第二名墨西哥的46%,也是美国(35%)的2倍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年轻人买房的积极性也位于全球前列。在没有拥有住房的80和90后中,有91%的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买房。
90后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但80后是房价上涨的亲身经历者。
80后的小高现在和好友一起租住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楼梯房里,每个月的租金为6200元。三年前租下这套房子时租金不过4200元。房租是房子价值的直接体现,这套小高形容为“摇摇欲坠”、建成于1993年的小区,二手房均价超过了10万元/平方米。
2018年年末,楼市停滞甚至入冬的消息不断传来,但仅有二成左右80、90后认为房价会下跌。
前述报告指出,总占比达50.1%的80、90后认为2019年房价仍会上涨,其中,38.2%的人认为房价会普遍小幅上涨,11.9%的人认为房价会大幅上涨。而认为房价下跌的比例仅为23%,其中认为小幅下跌的为21%,大幅下跌的为2%。
当00后开始攒钱养老
75.2%的80、90后认为,20年后养老会成为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说80、90后已经步入工作有了收入,为未来精打细算在情理之中。那一个令人感到有些吃惊的事实是,00后也加入了攒钱养老大军。
《腾讯理财通五周年大数据》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养老基金申购用户数量中,00后居第六位,排在00后的为40后和30后。养老基金为公募基金FOF(即“基金中的基金”,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封闭日期要超过普通基金。以理财通为例,8款养老基金的封闭日期均为3年。
要知道,年纪最大的00后2018年不过18岁,这是刚步入大学的年纪。00后有这个实力为自己申购养老基金吗?财经评论家马红漫表示,这个理财行为多半是由00后父母为00后发起的。
在深圳上班的苏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自己2018年起为8岁的女儿购买了理财产品,每年投入约1万元,女儿18岁时每月可以提取数千元生活费,到时候留学或创业都可以凭单据申请贷款;如果成年后没有领取生活费,等女儿年老时可领取两三百万元的费用。
苏女士说,她身边为00后或10后买养老型理财产品的人并不少见,这已经成了她中产阶层朋友圈的标配,“大家希望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购买各种保险也是80、90后的理财方式之一。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也不无关系。去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从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等多地实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支出,允许按年收入的6%或者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80、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个年龄段最大的时间跨度为20年。并非所有人有实力和意愿购买理财产品,理财也不会是年轻人的投资首选。正如马红漫所言,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责编:谢涓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君之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wanchexingjia/202412-190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君之呀”!
希望本篇文章《8090后投资拼的是保守:去年竟有九成人理财盈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2015年是个重要年份。翻越沟壑的,可能走上巅峰;高处跌落的,或许一蹶不振。 那一年,姚若媛(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上证指数持续高涨突破5000点,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