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调查问卷

【摘要】 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

【摘要】 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已经超过2 360多万〔1〕。这些老人退休后,人际关系发生很大改变,生活中出现很多空缺,而子女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左右,促使空巢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抑郁症状的发生对老年期常患的其他躯体疾病起到促进作用,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2〕。本文旨在分析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妥善解决空巢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7月至10月期间,分别对长春市朝阳区50例空巢老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空巢老人组男27例,女23例,非空巢老人组男24例,女26例。两组调查对象年龄60~90〔平均(72.4±11.2)〕岁。 1.2调查工具采用由Brink等创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根据得分情况由低到高分为正常、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3〕,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 1.3调查方法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由笔者对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方法,并做到知情同意。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书写障碍者由调查者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并代为填写。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 2结果 2.1抑郁症状发生率全部受试者中GDS得分≥11分26例,其中空巢老人26例(52%),轻度抑郁18人,中重抑郁8例,非空巢老人3例(6%),均为轻度抑郁,表明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 2.2空巢老人组不同性别、年龄抑郁的发生率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5,P>0.05),具有可比性。各年龄组之间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χ2=46.77(P 2.3空巢老人组不同经济、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各组间抑郁症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祖孙同住、与子女关系差、经济状况差、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2。表2不同经济、婚姻状况等与抑郁症状发生的关系 2.4空巢老人组不同的身心状况者抑郁的发生率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3。表3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 2.5空巢老人组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的发生率无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盲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4。表4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发生率 3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异常、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4〕,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本组资料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再次证明抑郁是城市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离退休是其生活中的一大变动,牵涉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人际交往等;子女离家形成空巢是其老年生活中的又一大变动,引起了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中的两大变动,无疑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症状。本研究分析显示,年龄60~70岁、经济状况差、与子女关系不和谐、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少、文盲等人群,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相应组别。因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老人走出家庭,回归社会,鼓励老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 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广交朋友,培养种花、养鸟、钓鱼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走出抑郁的阴影。 参考文献 1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5):69. 2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老年抑郁症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6):578. 【关键词】 空巢;独居;纯老老人;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调查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空巢、独居、纯老老人因为文化基础、生活习性、自理能力、记忆减退、缺乏交流等的影响,往往服药依从性较差。区政府要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独居、空巢、纯老老人提供助医卫生服务,为了寻找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推进“助老”与“助医”结合,整合发挥医疗卫生资源,真正实现为老“助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选择该类人群众中需要服药降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 年上海市静安区古柏社区在册(户籍居民或居住满6 个月以上)的空巢、独居、纯老老人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192 例患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年龄60~92 岁,平均年龄(75±9) 岁,其中男性83 人,女性109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病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其他情况等。问卷由调查人员发放,入选患者自行完成,对视力减退、文盲、行动不便者,由调查者采用问答方式记录完成。调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 1.2.2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定 采用Morisky推荐的Morisky-Green测评表,用4 个问题评价确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2]。表中4 个问题为“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用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根据回答结果评估服药依从性的高低。4 个问题均答“否”,即为服药依从性佳, 否则即为服药依从性不佳。 1.2.3 资料分析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从本调查结果看,社区空巢、独居、纯老老人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只占调查总数的30.7%,不佳者占69.3%。与戴俊明[3]介绍的国外研究相比偏低。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服药依从情况 见表1。可见年龄是影响依从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年龄的不同服药依从性也不同(见表1),P 65岁;②当地常住人口;③不存在交流障碍或语言理解障碍。其中男性362位,女性338位;年龄在66岁至92岁之间,平均年龄(76.54±3.04)岁。 1.2 方法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和健康管理【1】现状进行,①一般情况:主要包括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收入水平等。②健康状况:主要包括老年人的自我健康情况评价、患有的慢性病情况、两周患病率和就诊率。③健康管理: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体检情况、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干预情况。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入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对象知情并同意后,调查人员口述调查问卷的内容,并填写老年人的回答结果。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健康状况 经本组研究分析,其中148名患者的自我健康评价状况较好,占21.1%,一般331名,221名较差。其中有34.5%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患有两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占16.9%,5.8%的老年人合并三种以上慢性疾病,老年人所患有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胃病、慢性支气管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两周的患病率为36.2%,就诊率为26.3%,非慢性病老年人两周的患病率为19.2%,就诊率为16.0%,二者比较,P均 2.2 健康管理 研究中调查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的比例高,其中有681例(97.2%)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多数老年人了解自身患有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602例,糖尿病患者472例。已经在县里各乡镇卫生院及覆盖的社区展开个体化健康咨询的工作,其中有621例(88.7%)的老年人每年接受过2次以上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自行阅读健康教育资料的老年人占35.1%。有604例(86.2%)的老年人已经开始采用改变生活方式的手段来控制慢性疾病,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治疗,详见表1。 3 讨论 健康管理理念首先在美国提出,目的是为了遏制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平衡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和有限的医疗资源间的矛盾[6]。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7]。健康管理是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个人健康、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3.1 为辖区老年人建立有效的家庭档案:利用老年人上社区就诊或服务站人员下居委会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或义诊时建立老年人家庭档案,建立真实完整的档案并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健康指导。 3.2 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组织活动或者积极参加辖区居委会举办的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帮助他们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丰富生活。健康教育: 调查期间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每个月举办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在社区海报和黑板报上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劝导老年人加入规范的健康管理以利于其健康行为的建立。老年人发胖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诱发或并发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 3.3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建立慢性病档案。针对每个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并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已患疾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3.4 有心理和精神问题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对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的老年人应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采用上门或电话随访等形式和老人谈心,使他们感到有人关心和重视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对患有脑衰弱综合征的老人,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温和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参加适合老人的社会活动等。针对患有离退休综合征和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应积极开导他们保持心态平衡,鼓励他们参加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组织,做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义务工作,丰富生活。针对患有老年期痴呆的老人,应多和老人的儿女沟通,叮嘱他们看护好老人,多关心老人的生活,确保老人各方面的安全。 综上,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可以指导和促使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一部分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发展,减轻老年人身体和精神的痛苦,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张海侠.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分析和社区健康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18(07):109-110. [2] 谢文媛,巢健茜.从新医改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J].中国全科医学,2012,13(04):198-199. 【关键词】城市社区;老年人;社区养老;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空巢家庭比例的增大,社区养老的特点日益表现出强大的优越性,符合我国城市养老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社区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养老现状 我国目前城市养老模式主要采用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模式,即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家庭,包括配偶和子女。由于城市中老年照护服务网络尚未普遍建立,照护服务社会资源比较短缺,绝大部分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主要由老人的子女照顾,而社会服务所占比例很小。“对于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主要由配偶、子女或孙子女照顾的比例在城市为90.8%。在城市,主要由保姆照顾的老年人只占6.0%,主要由居委会或养老机构照顾的仅占0.3%。”由于城市里的老人大多数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从经济上不完全依靠子女,他们最需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和呵护,这也正是子女所忽视的,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子女们为了谋生,到外地经商、打工,使得老年时与子女分居、独居的“空巢户”老人越来越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体质的下降,当他们有病理需要和精神慰藉时,将陷入困难的境地。 二、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的文化习俗、老人心理和经济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家庭“小型化”和老年人“高龄化”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家庭照顾资源减少。第一,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使独生子女大量出现,家庭规模减小,从而照顾老人的子女也在减少;第二,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性增强,年轻人不再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传统,而是去往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发展。因此,照顾老人的时间减少;第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年轻人照顾老人的精力减少;第四,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老少分居成为风尚,核心家庭和空巢老人增加,生活空间的分离使得照顾老人的距离拉大。 其次,老年人经济供养不稳定。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国有企业调整力度加大,企业要优化减员增效,导致体制性下岗、结构性下岗、企业深化性下岗而下岗的职工中,多为有供养老人负担的中年人。同时,市场竞争使家庭成年子女收入不稳定,甚至导致一些家庭成为贫困户,子女自身经济收入不稳定,对家中老年人的经济供养造成威胁。 (二)机构养老陷入困境 家庭养老的困境,必然导致社会化养老需求的增长,所以机构养老是目前政府与社会大力推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采用市场化或福利化的运作机制,为老人养老兴建专门的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依照自愿原则,将老人集中供养并使之安度晚年。现在比较常见的养老机构有福利院、老人公寓、敬老院、养老院、托老所等。老人住在特定的养老机构,所有养老功能由机构提供。“从理论上讲,机构养老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它通过适度集中养老,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并由此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养老机构的规模不大,能力有限,所以现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中出现了老年人入所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各地拥有的养老机构、入住情况和实际运作普遍都不太理想。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养老事业发展看,机构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要求。事实上养老除了给老人必要的生活保障外,还要给他们家庭的温暖、情感的支持,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供养。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支柱。老年人需要的亲情照顾,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代替的。 (三)老年空巢家庭增多 “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期一般被看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父母和子女在居住上开始分离。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显著增加,导致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当这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时,即使子女愿意赡养父母,他们婚后也只能和一方父母在一起生活,另一方父母则独自居住生活,从客观上造成了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0年12月进行的城市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提供的数据,老年人一代户家庭,即空巢家庭的比例占总调查户的35%,其中单身老人独居的占7%,女性单身老人独居的比例高于男性(5.1%)为9.4%。” 三、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构建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模式 (一)各部门明确责任 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履行责任,制定本部门的专项工作方案,完成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民政部门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加强对街道社区养老工作的指导;劳动部门要结合再就业工作机制,对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站支持,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展开宣传和辅助治疗;文化体育等部门也要立足社区指导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各有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齐抓共管,促进社区养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做好社区养老工作,应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社会形成支持社区养老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向社会宣传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共同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适合老年人社区养老的和谐社区。在社区老年人及家庭成员中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他们充分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运行方式,在真正需要服务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扶,扩大社区养老新模式的支持面。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要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子女养老的观念,逐步向“住在家里、社区养老、社会帮扶”的现代养老观念转变。同时,积极引导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投身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不仅有利于解决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 社区养老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事业的领导,并保证每年给以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此外,还要鼓励社区自筹资金、机构投资和社会捐助,从而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筹集方式。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四)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老年人照顾服务业 在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福利性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将之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还应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和老年人的互助,尤其要善于发挥低龄老人的“余热”,通过“时间银行”的形式,创造一种“人人互助”的社区养老环境。 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该问题涉及内容较广,笔者研究精力和学识有限,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没能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社会养老金的来源问题只是初浅地展开讨论,没有做进一步分析。缺少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设计的比较简单,涉及的问题不够全面。这些任务有待日后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5(3):108-111. [关键词] 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护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行列,我国和我省的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测算指标,60岁以上老人比重占到10%或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超过总人口的7%,则说明该地区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就我省情况看,根据省统计局最新公布数字,我省老年人口为9342254人,占全省人口的13%;而根据人口年龄移算法构建统计模型预测,我省人口老龄化在2000年至202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老龄化高速发展期,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250万-13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7%左右。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日益成为社会共识,而与此同时,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情形不断发生,且呈日趋上升趋势,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亟待加强。 老年权益保障研究主要是一种应用对策研究,相关研究主要从政府决策到法律运行展开,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此,我们首先设计出我省老年人权益保障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共30题,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大部分。选择题为必答题,也是此次课题调查的重点;问答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依被调查者的意愿作答,为非必答题,并非本次课题调查的重点)。在此基础上,采取两种方式展开问卷调查: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形式,在《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和河北老年网上登载,由参加调查的老年人通过填写、寄送的方式来完成;二是由志愿者分赴全省11个地市实地入户问卷调查来进行。 一、被调查对象及所属地区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22份,其中通过志愿者入户调查方式回收有效问卷467份,通过媒体调查方式回收有效问卷55份。 调查涉及全省11个地市。其中被调查者居首位的为石家庄市,占到全部被调查者的18.77%;其次为邯郸,占12.84%;而邢台、衡水的被调查者仅占总数的4.21%、4.02%。调查发现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参加调查的人数要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理由可能有如下几点:第一,从地区客观条件来看,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交通、获取信息方式等各方面发展较好,对于调查更加有力,反之,其他地区调查会受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二,从人们的积极能动性上来说,经济较好地区的人们思想相对开放、开明,人们的能动性更强些,更愿意积极主动接受调查。另外,从性别上分析,此次参加调查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段上分析,被调查者年龄大多集中在60―80周岁这两个年龄段。 二、我省老年人权益保护现状评析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老年人基本权益 总体上看,对于经济状况满意程度,46.93%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认为不满意的仅占15.13%。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地区“不满意”比例达到48.47%,将近占到5成。其可能原因:一是城镇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二是说明城镇地区老年人对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维权意识更强。具体到11地市情况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城镇地区,被调查者“满意”所占比例越高,甚至超过“一般”满意度。石家庄城镇地区老年人“满意度”居首位占26.73%,位居第二位的是廊坊城镇地区占34.69%,第三、四、五位分别是,保定城镇地区30.77%、承德城镇地区23.81%、秦皇岛城镇地区23.53%。与之相比,各地市的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老年人“满意”程度远远不及城镇地区,这说明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老年人经济状况远远不及城镇地区老年人。作为老年人基础权益,这些地区还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近半数老年人同配偶居住在一起,与儿女一同居住的老年人与处于个人独居状态的老年人数量相当,分排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地区个人独居老人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地区,我省“空巢”老人比例在逐年增大。造成此类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经济发展,传统大家族观念已经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家族居住习惯已有所改变;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所受冲击相对越大。 对于居住环境及社区生活,受调查的老年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您认为居住的环境条件如何”一题中,认为居住环境“还可以”的老年人占到全部被调查老年人的59%,仅3.26%的老年人认为居住环境“无法忍受”, 11地市老年人普遍认为自己居住环境“还可以”,在“社区生活满意度”一题中,总体上认为“比较满意”的老年人占到总数的56.31%,各地市认为“比较满意”的老年人也均超过本地市的50%。这说明老年人对于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是能够直接感受到,也说明经济发展给老年人生活水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老年人人身权 人身权是老年人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与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不受侵犯,也体现在老年人能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是否感到舒心。 本次调查,超过3/4的老年人的人身权利得到保障,只有小部分人受到限制。老年人人身受侵犯的状况主要存在于婚姻方面,主要是老年再婚常得不到子女、朋友及社会外部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地区统计的调查问卷看,农村老年人在再婚方面面临的阻力更大。全省11个地市的90%的乡村地区,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态度基本都持不赞成意见,其中乡村地区认为说不清楚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城市。至于说不清楚的情况,可能是无法正确判断,也可能是子女考虑到老年人的具体身体情况对其进行了相应的限制,管得较多所致。 (三)老年人财产权 经济收入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老年人拥有财产权的基础。根据本次调查,90%以上的老年人都有收入来源和储蓄。城乡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来源不同:城市老人的收入主要是养老金,农村老人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和赡养费。多数老人都有一些个人财产可以自己支配。 通过对收入问题及开放性试题(非必答题,可选做)――“作为家庭成员有没有权益别侵害的情况,如果有,哪些情况”、“有没有老年人权益被政府侵害的情况,如果有,哪些情况”的调查表明,老年人被侵害的主要是财产权及其他权益。财产领域的侵权主要是家庭侵权,集中表现为再婚老年人的财产问题。离婚后再婚的老年夫妻,如果夫妻双方生前未对共同财产进行处理,发生一方死亡,死亡一方的继子女就驱赶继父母,驱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产。还有就是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上还有些许不到位的情况,主要有克扣老年人养老金、保险等现象;其他权益的侵害主要集中在诉讼权、法律援助权、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方面。 (四)老年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总体上,就养老保险保障和医疗保险保障,超过2/3的老年人都已参加,还有13.93%的准备参加。尽管在医疗保险方面通过政府努力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在保障力度和范围方面仍有欠缺。对于养老保障,城乡之间的差距较明显,不论哪个地区城镇地区的参保率都远远高于乡村地区,农村的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 每月医疗费用负担方面,城镇地区老年人的负担方式明显要多于乡村地区,城镇地区享受公费医疗的明显多于乡村地区。但是不论城镇还是乡村地区,最主要的负担方式还是集中在本人、子女、亲戚这三种方式上面。城镇中因单位条件的差别而导致不同单位的老年人享受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也在增大,以基本工资为基础的退休金比退休前的实际收入大为减少,造成部分老年人生活相对贫困。农村老年人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多由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给老年人提供的保障也不相同。 这一切都表明建立切实保障全社会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度还任重道远。 (五)老年人精神赡养情况 调查中,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26%,较少交谈的占40.39%,而经常交谈的仅占35.81%,老年人交谈最多的对象就是自己的老伴。开放性试题―“您认为家庭上对老年人权益的帮助有哪些不足“在回答此题的调查问卷中100%都回答的是―关心、照顾不周到,而这其中又有超过1/2的老年人认为平时自己孤单、寂寞,子女缺乏对老年人的精神照顾、安慰。现实中相当部分年轻人对赡养老年人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即把“养老”理解为物质与经济上的供给,认为赡养老人就是让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吃好、穿好就算孝顺到家了,对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则考虑甚少,忽视与老人同居同乐、进行情感交流,使老人难以得到心理慰藉。心理专家指出,老人退休后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随着年龄增长,心理上也发生老化,进取心和风险承受能力降低,时常会感到失落、孤独、焦虑。这些心理症状比病痛本身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亲人、朋友、社会的排解和抚慰,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疾病。尤其在高龄老人中,心理疾患常常比生理上的病痛更多地侵扰着他们。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更令人担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得不到子女照顾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三、我省老年人权益保障不足的原因探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省各地市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从单纯的注重经济发展到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的行为管理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并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所走访的社区、村庄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工作。老年人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有效保护,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老年权益保障问题上仍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因素主要有:(1)法律保障方面。一是立法保护方面。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行于1996年,10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但该法却没有及时修改,也没有制定配套法规,在社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脱节;二是执法保障方面。由于立法上的种种缺陷,导致相关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常常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法有效地保障老年人权益。(2)社会保障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滞后、保障水平低下,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经济和健康保障的需要;二是养老基础设施和实际需要相差较大,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难以适应日渐庞大的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为老服务要求。(3)社会文化方面。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转型中人们的法治观念又相当淡薄,而老年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健康等原因以及我国法律援助组织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愿意通过法律手段特别是诉讼途径来解决。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积极加以应对,努力为老年人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以房养老 意愿分析 反按揭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国务院2013年9月《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社会的广大关注和热议。社会公众对此项目持有各种态度,支持者认为“以房养老”可以拓宽养老渠道,反对者认为政府要让老百姓拿自己的房子养老,同时不少人持质疑态度,担忧政府推卸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遇冷,是现在以房养老遇到的尴尬局面。政府如何以房养老的解释仅仅局限于概念,对公共的疑惑无法解释,引发了我们对于公众以房养老意愿的调查。 问题的提出。随着世界老龄化的普遍加剧,国外的成功经验本可以为我国以房养老业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但事实却是老百姓对以房养老有偏见,金融机构不敢贸然涉水。 尽管之前的学术领域对以房养老都持积极态度,提出以房养老是以儿防老和养老保险的有限补充,金融市场都有能力进行以房养老的业务,且政府也表示支持以房养老在中国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然而越临近试点,反对之声愈多。以房养老是否真正保证了公民的权益及安乐的晚年,而不是让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变成了金融机构的牺牲品。 选题意义。养老保险和保障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而现今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与住房问题都十分敏感。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资金缺口很大;住房问题又涉及到民生问题与国民经济问题,金融行业也不敢贸然涉水。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彻底分析公众对于以房养老的意愿、分析在中国水土的发展。 1.2以房养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以房养老”在国外早有先例,它最早起源与荷兰,而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美国在发展此项业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发展比较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该业务开始显著增长,前景广阔。 除了美国,新加坡也是实施以房养老模式较成功的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申请将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或金融机构,由这些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内,待其去世后,房屋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置,进行抵押变现并结算利息,剩余的钱则交给其继承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希望通过以房养老解决养老资金难题。事实上,“以房养老”在上海、南京等部分地区早有实践,试点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致停滞或取消。专家指出,试点不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置业、储蓄与住房反向抵押观念上的冲突。此外,社会诚信体系仍然不够稳定。 1.3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与以房养老相关的经验研究。在我国,以房养老属于新兴事物,对其的研究还大多数属于前期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以房养老的最初实践项目是2005年南京汤山的“温泉留园”养老项目。国内关于以房养老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国外的实践为主的综合性介绍,此类研究主要对外国以房养老项目的的开展状况和运作方式予以介绍;第二类是基于国内的实践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主要通过对国内探索以房养老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为以后以房养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类是实证性研究,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困境和经验。 1.4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日趋增大,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养老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针对上海市以房养老居民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面向上海老年、中青年居民发放。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0%。此外,还设计完成了访问调研阶段,共采访100人。采访对象分为6个年龄组为25、35、45、55、65、75。旨在了解上海居民对待以房养老的态度与意见,更为全面、形象的了解老百姓对以房养老的期望。本文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分析上海市民对于以房养老这一种新型的养老的方式的意愿态度 2.老市场的环境分析 2.1金融环境 住房反抵押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而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以短期逐利为目标的,因而与房产持有者在利益上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异[1] 。“以房养老”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尚不完善,“以房养老”进展缓慢。 2.2市场环境 在反抵押的借款人房产处置之前,金融机构的所有资金都是净流出状态,如果缺乏资产证券化市场,金融机构可能没有意愿做大“以房养老”的规模。另外,房产价值的波动会影响到以房养老的房产价值的估算,对以房养老业务的健康发展会有不利影响。 2.3人文环境 在中国很多老人希望将财富遗留给子女,如果老人把房子变现,即使物质上得到较大的提升,但精神上的缺失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也成为以房养老推行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会因为面子问题放弃将自己的房子抵押来养老的方式,他们宁愿“打肿脸来充胖子”也不愿选择以房养老。传统的观念构成了以房养老推行的又一大阻碍。 3.养老意愿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研究,完整整理1000份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得出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职业、房产情况等多种信息。其中受访者年龄分布较为平均,以每5岁做一个分界点,自25岁至75岁共4档人数分别为16%、31%、14%、12与12%。超过75岁的受访者也占到了15%。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家庭收入状况与房产拥有量。对于家庭收入而言,排名第一的是10万~20万的选项,共有405人,占45%。排名第二的是5万~10万的选项,占32%。排名第三的是20万~50万,占13%。排名第四的是5万以下,占8%。排名最后的是50万以上,共有18人,占2%。对于房产拥有量,排名第一的是拥有两套房产的选项,占30%。排名第二的是拥有一套房产,占29%。排名第三的是拥有3套以上房产,占24%。排名第四的是拥有三套房产,占16%。排名最后的居然是没有房产,仅占1%。 而对于受访者的意愿,我们得出的关键数据在于是否了解、支持“以房养老”,以及较为细致统计对于各种类型的以房养老的方式,会有怎样的选择。在询问是否可以接受以房养老的问题是,仅有占37%的人选择了可以,剩下63%的人选择了不可以。 对于受访者的意愿细节,得出了以下的数据,排名第一的是“售出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占49%。排名第二的是“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价款养老”,占43%。剩下的三个选项“将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养老”、“将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选择的人数寥寥无几,仅占8%。 这几个关键的数据构成了我们调查的几个重要指标,即收入与房产与是否愿意“以房养老”之间的关系。 在选择愿意以房养老的人群中,有27%的人年收入在5万~10万之间,22%的年人收入在10万~20万之间,34%的人年收入在20万~50万之间,16%的人年收入在50万以上,近似呈正态分布趋势。 同时,在选择愿意以房养老的人群中,选择人群最多的是拥有两套房的受访者,占42%。其次是拥有三套房的人群,占29%。对于有两套房以下以及多余三套房的人群而言,“以房养老”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4.结论 4.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调研发现了收入房产与对以房养老的接受度。本文发现是否能够接受“以房养老”与收入及房产拥有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年收入多少与对“以房养老”的接受度近似呈正态分布关系,而拥有两套至三套房的人群最倾向于“以房养老”,拥有更少或更多房产的人群则对“以房养老”意愿不大。 4.2待解决问题 本次数据样本的收集大多来自于收入较高、房产较多的人群,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存在不具备全面代表性的可能。对于无房产、收入低的人群,或是特殊的家庭如“失独”家庭、“空巢老人”本文未涉及。 参考文献: [1]牛清霞,张倩.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行性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4. [2]屠年松,王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关键词:中老年人;健身舞蹈;心理健康 当前阶段,健身舞蹈深受中老年人群体喜爱,它已经在我国大中小各个城市已经全面开展,逐渐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一种全新方式.在全面贯彻落实国民健身计划新要求环境下,对于我国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要大力提成健身舞蹈的运动的实施。此举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精神文明和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某市市奖工区向工、乐彩、商业街等 3个广场健身舞蹈锻炼活动点中的 300名中老年人。其中包括50 ~ 60 岁者 212 名,61 岁老年以上者 88 名。 2.研究方法:笔者充分利用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科学实验。 笔者通过广泛查找我国已经发行的期刊资料显示,最经这几年来,与中老年人群体有关心理健康的刊物资料,为本次科学探究的核心主题在专业理论和具体实践步骤上给予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帮助,并充分结合对其相关专家进行具体细致的访谈最终获取的相关知识理论和现实建议。从而派发出健身舞蹈的相关调查问卷 300 份,并有效收回其问卷答复 300 份,回收率已经达到100%。其中295份为有效式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8.88%,此举的有效成果完全符合本次数据调查探究的具体要求。在开展本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合理运用调查问卷的测验方式,此次试验的问卷都是由笔者亲自进行派发,并在当场进行立即回收此问卷,具体实施步骤完全采用同一种表达语言。调查后的具体数据则是运用当前社会科学有效的统计软件包 SPSS13.0分析软件和 Excel 在计算机上进行完整系统的统计处理,所有数据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差 ( M ± SD) 来表示。 二、实验方法 1.问卷的制作 笔者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测主要运用的量表是国际先进学者研发出的的 SCL - 90,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新发现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留存在这些简单的思维空间上,例如:李建成专家等对中年妇女的心理健康实际发展现状数据调查中发现,孤独、交际困难与心理逃避是中年妇女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李晓丽等的研究数据结果也曾显示,孤独才是最为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的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认知和社会适应也是影响中老年人心理健不可缺失的因素。笔者在本文中充分结合当前阶段发展的实际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并从中老年人身心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角度,选用相关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恐惧、敏感多疑、易情绪化这 7 个维度外,并将其认知、孤独、生活适应也一并纳入到表格之中,初步进行了测量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 8 个维度。 2. 实验安排及要求 选取 300 名均无身体疾病、身体残疾障碍、精神病史的中老年人。被测试者必须每天进行90分钟的锻炼,每周至少需要5次,锻炼时间为晚上 6: 30―8: 30, 6 个月为一个周期。 三、结果 表 1 被测试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内容中各变量在实验前以及实验后测试中所获得的数据( N =300) 因素量表 实验前 ( M ± SD) 实验后 ( M ± SD) T 值 躯体化 10 . 23 ±3 . 24 9 . 20 ±1 . 85 7 . 77 ** 恐惧 9 . 93 ±4 . 73 9 . 63 ±4 . 67 1 . 03 易情绪化 10 . 95 ±4 . 56 9 . 88 ±3 . 88 3 . 89* 认知 10 . 63 ±2 . 98 9 . 57 ±2 . 91 5 . 65** 抑郁 10 . 48 ±2 . 97 8 . 97 ±2 . 95 8 . 03*** 焦虑 11 . 05 ±2 . 96 10 . 00 ±2 . 87 5 . 56 ** 敏感多疑 11 . 43 ±4 . 87 10 . 18 ±3 . 98 4 . 47 * 生活适应 9 . 67 ±2 . 94 11 . 36 ±3 . 10 8 . 87*** 注:***表示实验前后水平比较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 P 经过6个月的健身舞蹈训练后,与试验前相比抑郁、生活适应两个指标有高度显著的差异;认知、躯体化、焦虑三个指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敏感多疑、易情绪化两个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恐惧指标在试验前后差异不明显。 4.数据结果具体分析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中老年年龄阶段是人类中个体生命中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恐惧、敏感多疑、易情绪化等多个阶段。中老年群体由于受外界因素和自身身体情况以及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的多方面的影响。不断承受来自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的刺激影响,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在图表中,老年人躯体化在实验前是10 . 23 ±3 . 24,实验后数值转变成9 . 20 ±1 . 85,这一数据直观的显示出了老年人健身舞蹈的有益作用。随着老年人的年龄不断增高,身体中的各项机能也会慢慢走向衰老,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是不愿意再参加一些体育项目。在这种现实的局面下,健身舞蹈逐渐走入中老年人的视野,并被中老年人所接受并应用。 四、健身舞蹈运动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1.有利于增加中老年人的肢体灵活感 中老年人参与的健身舞蹈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声的肢体语言表达行为。在中老年人吃完晚饭后,聚集在一起,随着健身舞蹈的音乐旋律开始进行肢体伸展。健身舞蹈包括许多的弯腰、抬腿、扩胸以及跳跃等动作。健身舞蹈的动作运动强调虽然不是十分高,但是一连串的舞蹈动作也可以充分的调动中老年人的整个肢体灵活感。 2.有利于缓解中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的疲劳感受 健身舞蹈可以很好的为中老年人消除身体的疲劳,进一步释放出内心的精神压力。当健身舞蹈音乐响起的时刻,中老年人会将其全身心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其美妙的的舞曲之中,各个中老年人进行一定的舞蹈动作纠正,互相进行交流和学习彼此间跳舞的心理感受也体会。切实有效的转移了中老年人的注意力,健身舞蹈结束后,中老年人的身体疲劳感也会得到缓解和放松。心理和精神的压力也会得到完整的释放,从而真正实现修身养性的成果。 五、结论 通过科学的研究数据对比后,我们可以得知在人们步入中老年的年龄阶段时,需要进行一些健身舞蹈的锻炼活动。在中老年人参与健身舞蹈锻炼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的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因素的发展。真正做到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徐燕军 . 中老年人接受健生健美操锻炼的实效性分析[J]. 体育科技,2013,21 ( 1) : 43 -46. [2] 刘仁刚,龚耀先.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8 ( 2) : 73-75. 首先班干开会,讨论社会实践的主题与内容。由于今年是亚运年,我们便锁定目标,以亚运为主题,进行亚运调研和亚运宣传。刚好本支部5月特团活动在石牌文化站举行,当时与文化站站长打过招呼,暑假来此地进行社会实践。主题与地点都定好了,缺的是具体方案的撰写。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把班干先分组,班干两人一组带领同学们写方案。 时间很紧迫,不过大家都团结一致,分秒必争。写方案那个星期,宿舍里都是一个个讨论小组。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都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最初方案出炉了,可是指导老师看完后提出了许多建议。没办法,只能再改。进过大家缜密的商量,最终方案终于交上去了。打印出来后我给大家传阅,因为那是全班的智慧结晶。大家都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般把方案捧在手中,生怕稍不留神就丢了。 无数次的开会讨论,无数次的方案修改,都是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进行的。队员们都是本支部的成员。本支部成员历来团结一致,曾经为集体争得多次荣誉。本来我打算本支部全体成员都参加此次社会实践,可惜学校规定不能超过25人。有的同学只得推退出。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可是又不愿意缺少了哪一位同学,因为方案是全班一起写的。所幸的是,我们年级提前期末考,许多同学决定另做打算,因此不必担心人数超出规定范围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曲曲折折,经过长期的申请准备和审批,最后我们外文学院08级5支部“携手服务社区,共迎亚运盛会”的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获得校级的资助,得以顺利开展。 2010年7月12日我们带着激情与活力来到石牌文化站,进行为期5天的“携手服务社区,共迎亚运盛会”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兵分两路,宣传组在文化站进行亚运宣传,调研组则在附近的居民区进行了关于“低碳生活”和“志愿服务“的调查。 活动第一天,调研组每人手执二十份问卷,穿梭于石牌社区的小巷里,开始了我们真正的调研活动。可惜处处碰壁,不是受到不理解的市民的避之不及的对待,就是找不到愿意受访的市民,大家行色匆匆的脚步容不下一纸问卷的时间。在一次次失败中,大家汲取经验,厚着脸皮,寻找适合受访的人群,尽力地去让大家理解我们的活动。最终,调研组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走访了石牌社区,暨大生活区,石牌商铺,岗顶小区,师大生活区后,调研组终于在三天内以高回收率完成了五百份调查问卷。在第四天里,调研组利用问卷星网址完成数据输入与分析。不过调研组除了数据分析以外还需要写调研报告。大家已经决定暑假多看文献资料,并互相讨论,分工合作,为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做好充分的准备。 宣传组的亚运宣传活动每天有不同的主题,紧扣亚运,与时俱进。每一天的活动前一晚,我们都要开会总结前一天活动的不足,并把第二天需要注意的事项说明白,分配好各个队员的工作。大家开会时各抒己见,但最后会达成一致,共同为新的一天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一天宣传组的主题是“趣味运动会”,目的是让孩子们提前感受亚运,感受体育的团队精神。“背靠背夹气球”、“圈圈接力”、“搭桥过河”、“我把羊羊抱回家”,每一项活动都需要他们5人一组才能完成。在我们的工作人员的示范下,他们很快掌握了技巧,在全场激昂的加油声中比赛。 作为活动负责人,最后一天我邀请文化站的站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由于工作繁忙,她10点多才抽空到现场观看。 陈站长来现场观看期间,看到孩子们都团结一致地进行比赛,对此她非常满意,高度赞扬我们的活动。我为她介绍了我们5天的活动,重点介绍当天的趣味运动会。她看着展板上的资料图片,满意地笑了。活动结束后我把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反馈表拿到陈站长的办公室。当她在上面写下“非常好”这三个字的时候,我觉得一切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虽然我们进社区的亚运宣传只是短短的5天,但我认为活动前的准备更重要。没有我们队友们的团结一致就没有我们成功的活动。回想当初写方案、制作海报,准备每天所需的材料,分配任务……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细心与耐心,也需要大家的理解与团结。 关键词:宁夏;农村老年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95-02 宁夏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之一。随着全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宁夏农村养老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有关研究显示,宁夏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截至2007年6月底,宁夏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6.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4%。从年龄构成来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3.9万人,其中百岁老人81人,且大多生活在农村,空巢老人达到18.29万①。专家预测,在不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2015年宁夏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将进入老年型。因此,如何针对宁夏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宁夏农村养老问题,是宁夏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全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宁夏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贴近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笔者深入农村,以宁夏灵武市韩渠村、中渠村、关渠村为调查对象,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通过对问卷分析并结合笔者在走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笔者发现,现在宁夏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是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生活及医疗保健方面,都能满足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然而,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老年人的生活还异常困苦,有的是物质生活窘迫,没有经济来源;有的是精神生活匮乏,孤独寂寞;还有的就是生活照料方面,难以自理。尤其对于丧偶老人,这种现象表现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济来源匮乏,养老资金不足 在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子女的供养和自身的劳动,其它收入如养老金、亲友赠送、政府的救济金等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据问卷调查统计:60―75岁老人,56%左右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30%左右依靠子女的供养;75岁以上老人,80%以上由子女供养。然而,子女供养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家庭收入的多少,如果子女家庭收入较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对老人的赡养费越多,老人的生活也更容易;如果子女的收入较低,不仅他们有心无力,老人也由于心疼儿女不愿意开口要钱,从而老人的生活将困苦不堪。因此,经济来源匮乏对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影响很大。 (二)生活照料程度低,精神生活贫乏 (1)老年人生活照料程度低 在农村,老人都希望自己老后能有自己的子女来照顾,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和抚养子女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家庭规模呈现出缩小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与此同时,社会因素造成的代际间矛盾的日趋突出,越来越多的子女倾向于与老人分居,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子女,宁愿把父母送到敬老院或花钱请人来代为照料老人。调查数据显示:60―75岁的老人中大约有70%的老人与子女分开独居,自己照料自己;8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约有20%靠自己照料生活;还有10%的老人由子女花钱寄住别家或雇他人来照顾。在笔者走访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只要是还能“动”的老人,大多数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含辛茹苦地为养幼赡老流淌了一生的血汗,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丰厚回报和子女的无私赡养,然而,老年人到老时生活照料却反而成了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 (2)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非常单调的,甚至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几乎没有精神生活,他们更多时候面临的是孤寂。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是在家里看电视、出去散步,或到邻居家聊天等,除此之外就是养几头家禽,平时出去割割草,放放牲口,如果是回民老人,则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上清真寺做礼拜。在所调查的老年人当中,只有8%的老人没有孤独感,而其他90%以上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如下图) 那么,造成农村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人去城市打工,无暇给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同时有一部分青年人道德观念淡薄,对老人不管不问甚至视他们为包袱和累赘,不仅不孝敬老人,反而虐待、歧视老人;二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层次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有些老年人不愿组织或参加集体活动,他们把这些活动认为是出丑、尴尬的事,这些原因导致他们生活中产生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孤独感,整日郁郁寡欢,精神状态低落。 (三)医疗保障水平低 在调查中,当问及老年人对疾病的医疗情况时,经常会听到他们说:“有啥不要有病,没啥不要没钱”,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之所以会造成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疗费用太高,农民负担不起。农村老人看一次病少则要花掉数十元,多则上百元,而做一次手术一般要上千、上万元,这些医疗费用大多是靠子女承担,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多数老人和子女都无力承担医疗费用。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农村由私人兴办的医疗机构逐年呈增长趋势,但这种私人诊所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简陋陈旧等问题。三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虽然宁夏自2003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种种因素,新型合作医疗还需要时间去实践。 二、解决宁夏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经济收入,解决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问题 增加经济收入包括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和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收入。具体办法如下: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走农副产品深加工之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和鼓励劳务输出等。实践证明,加强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二是整合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和“五保”养老经费,建立“救济养老”基金。鉴于当前宁夏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五保供养覆盖面及保障水平有限,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有一定的困难,可以考虑从全面保障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入手,将宁夏地区的救灾救济资金、五保供养经费以及拟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全部明确统一为“救济养老”资金,并把已有的福利设施都归为这一层次所有。这样既能解决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过大、财力不足等问题,又能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需求,把有限的经济与社会资源集中起来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 精神生活和生活照料对于老年人来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笔者认为,各村委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农村老年协会,以此来监控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农村老年协会的作用有:兴建适合老年的休闲场所,如老年健身中心、娱乐室等,开展各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制定一些具有激励作用的政策和措施,如采取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媳”等活动,对那些养老、敬老的模范家庭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签订养老协议,实践证明签订养老协议对减少养老纠纷大有好处:有口头协议的比无协议的发生纠纷率低;有书面协议的比只有口头协议的家庭发生纠纷的比率更低。因此,如果在基层组织的监督下,再设立专门组织,负责督促子女与老年人签订书面养老协议,并定期检查协议的履行情况,这将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老年人精神生活起到很好的监督保障作用。 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在加强宣传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社区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如料理家务、修理缝补、看病就医等服务。对于一些无自理能力、饮食起居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国家和集体应对其进行生活援助,开办敬老院、托老所等机构,对这些老人实施集中供养、集中护理和照顾等生活援助,解决他们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三)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健康问题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宁夏应在农村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向农民讲解、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机构等方法,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使农民能了解到参保的好处和流程;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杜绝管理滞后和违法现象,使农民能真正从合作医疗中受益,从而激发他们参保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应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及医护水平的建设投入,组织对农村医护人员的定期培训,使他们的医护水平和道德观念不断提高,力争给农民一个安心、舒适的看病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424 份有效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问卷星”和EXCEL 软件展开数据处理分析。调查中笔者深入了解了受访者的健康、经济、生活自理、与子女关系等基本情况,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并注重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年志愿者服务意愿高,对养老服务体系满意程度一般。笔者认为,应构建以政府为依托、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及其他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并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和宣传力度。 关键词 养老;需求;城乡居民;温州 【基金项目】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wsk313)。 【作者简介】周胜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贸管理。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9%。目前我国城乡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2000多万,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4031 万人。如何结合老年人需求状况和现实基础,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养老服务,使老人们安享晚年,成为我国社会即将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温州虽然是浙江省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城市,但该市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总数仅次于杭州,居全省第二。同时,温州也是浙江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市。由于温州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真实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状况,才能为其提供恰当的服务。本文对温州地区40~60岁的“准老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养老需求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养老需求意愿、提供养老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对现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满意程度等信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温州市域范围内年龄在40~60 岁之间的“准老人”和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本次调查选取了鹿城、龙湾、瓯海、乐清、瑞安和永嘉等县市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4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8%。被调查者中,共有男性258名,所占比例为60.85%;女性166名,所占比例为39.15%,男性比例要稍微高于女性。被调查者年龄构成中,40~60岁的“准老人”所占比例为38.77%,6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例为61.23%。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文盲和小学文化的占70.75%。在婚姻状况方面,85.23%的受访者“有配偶”,12.38%的受访者“丧偶”。 (二) 调查与分析方法 1.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老年人基本情况,如家庭、经济和健康状况;老年人养老需求状况,包括老人期待的养老方式、对养老机构的看法、能够接受的养老服务收费额度与收费项目等;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方面的建议和意见。2.统计法。样本收集后进行有效性筛选,采用“问卷星”和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1.健康状况。本项目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状况,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患有疾病或残疾。424位被调查者中,有294位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所占比例为69.34%;有106位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所占比例为25%; 有8 位认为自己是残疾的, 所占比例为1.89% ; 有16 位认为自己患病, 所占比例为3.77%。受到样本数量、调查方式、调查者是否客观反映事实等因素影响,本次有关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不能代表温州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全貌。 2.经济状况。本次调查中,受调查者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高达47.87%,表明受调查者收入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有16.49%的人每月收入甚至在500元以下。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27.13%;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15.96%;而3000 元以上的受访者仅占9.04%,见表1。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体能和精力也在下降,所以赚钱能力会降低,特别是退休之后。另一方面,也反映我们所调查的对象所获得的养老金、子女赡养费、自己劳动所得等不高,导致总体经济收入不高。 3.受访者与子女关系。受访者中,有97.64%的人有子女,且许多人的子女人数超过2 人;有2.36%的人没有子女。当被问及“当您不方便自己搞卫生、维修、买日常用品时,子女能帮您吗”这一问题时,89.76%的受访者表示子女能够提供帮忙,也有10.24%的受访者表示子女无法提供这些方面的帮助。在子女经济状况方面,有47.54%的受访者认为子女“比较宽裕”,有42.64的人认为“大致够用”,4.41%的受访者认为子女经济上“有些困难”,1.47%的人认为“很困难”。 4.生活自理情况。在生活自理方面,82.08%的受访者表示“能完全自理”,有15.09%的受访者表示能够“部分自理”,有2.83%的受访者表示“不能自理”。当问及“您现在的生活主要是谁来照料”这一问题时,受访者选择比例最多的是自己照料,所占比例为33.49%;排第二位的是配偶照料(相互照料),所占比例为29.25%;排第三位的是子女或孙子女照料,所占比例为27.36%;也有一部分选择亲戚照料(5.42%),少部分老年人选择请保姆或钟点工照料,所占比例为0.47%。具体调查数据见表2。 (二) 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 在养老地点选择上,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选择“与子女一起,居家养老”的所占比例为62.74%,选择“与子女分开,居家养老”的所占比例为33.49%, 二者合计所占比例高达96.23%。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所占比例为1.42%。当问及“是否愿意到养老院”时,84.6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仅有15.3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人对养老机构存在排斥心理,认为那些居住在养老机构的人们是因为实在没有家人的照顾,甚至也会有人觉得是遭到家人遗弃。 (三) 机构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范围在1000元之内 如表3所示,目前大多数受访者能够接受的机构养老的费用每月在1000 元以内,所占比例为91.89%。目前,温州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在1500元以上,老年人月收入相对较低,一些子女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宽裕,养老机构收费较高是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一个因素。这可能是导致温州市收费较高的中高档养老院床位空置较多,而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费用,有27.46%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每月“200 元以下”,23.94%的受访者愿意承受每月支付“201~300元”,21.83%的受访者能够承受“301~400 元”,有19.72%的受访者能够承受“401~500元”,仅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承受500元以上的费用。目前,温州市一些社区已有专业机构进驻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市场反响一般,可能与收费较高、超出老年人心理预期有关。 (四) 居家养老注重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我们拟了9项社区服务,借此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状况,如表4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项目是健康服务,有39.15%的参与者选择该项目;其次为医疗服务,如陪同看病、理疗、按摩、打针和康复等,所占比例为31.6%;家政服务排第三,所占比例为22.64%;同时,也有较多的人选择心灵陪护、文化体育、维修服务和日常照料等服务。如图1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最看重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不仅需要生活照料,也需要精神慰藉。而目前温州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设置时,较为注重的是生活照料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其他方面还不太完善,离老年人安享晚年还有很大的距离。 (五) 老年志愿者服务意愿高 现在各地出现社区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现象,我们也就此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9.0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加入老年志愿者服务,可见,多数老年人有为社区提供志愿者服务的意愿。我们设置了陪同看病理疗、陪聊天等心理陪护、提供送餐等日常照料服务及其他四项内容供参与者填写。调查结果发现,有54.1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提供心理陪护, 有15.47%的受访者愿意提供日常照料服务,见图2。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乐清市已经出现了一支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年人“爱心话聊志愿队”,专门为独守家门的空巢老人解闷散心,并为老人提供“陪同看病、理疗等”“提供送餐等日常照料服务”等。 在温州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滨江街道蒲鞋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雨花斋) 等地,一些老人已经在充当志愿者服务。温州菱藕社区还设立了“时间银行”,鼓励志愿者提供服务以换取时间银行积分。 (六) 当前养老服务体系满意程度一般 目前,老年人对温州市养老服务体系满意程度处于一般程度,所占比例为60.38%;有19.6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14.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见图3。调查中还发现对养老服务体系表示非常满意的老人基本都是居住在城区,生活条件比起乡镇居民要好,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更加丰富多彩。而那些选择“非常不满意”的老年人,他们则表示服务体系虽然在发展进程中,但是无法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满意程度,原因有很多,例如周边养老服务不够多元化、提供的娱乐施舍没有人定期维护,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可见,老人们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满意程度不是看整体,而是看细节,而且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同时,政府还需要继续努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程度。 三、对策建议 近年来温州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统分结合”的养老新模式,这与调查中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的需求相吻合。但温州目前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破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 构建以政府为依托,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温州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于依赖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但毕竟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导致服务项目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居家照料服务场地狭小,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问题。同时,老年人的需求不仅包括生活照料,还需要提供健康、医疗、精神慰藉、维修等服务。要健全和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必须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辅、家庭为载体、公益性与专业性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应将周边的社区医院、餐饮业、中小学及大专院校、企业等资源加以整合,鼓励医生、学生、企业员工等参与志愿者服务,为社区和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心灵陪护、健康体检、举办文艺活动等,消除老人的寂寞、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对身体状况的担忧。 (二) 打造多层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单一的养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要注重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并重。目前,温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存在同一设置、同一格局和同一模式,无法适应不同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建议根据不同地方老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状况,走多样化发展之路。在老年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可引进专业的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政府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建议这些机构在收费时,考虑老年人经济状况及能够接受的价格,可通过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以实现规模效应。同时,要突破观念上的限制,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参照苏州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养老服务系统解决居家养老问题。这种模式能够将统一、标准化的养老服务项目向更多、更广的人群提供,并能个性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要,有效降低政府养老成本。 (三) 鼓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及其他人群提供志愿服务 老年人虽然在体能上有所下降,但他还具备一些自我照料及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也应该充分挖掘老年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让他为其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加强其生活乐趣。温州市应在社区积极组建低龄老年人志愿队,搭建平台,让老年志愿者为其他老人提供陪聊,或者发挥退休前专业优势,提供健康知识讲座、教授书法、舞蹈,为失能老人整理家务,给社区小孩讲故事等等。 (四)加大对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加强宣传工作温州市目前养老机构以民营机构居多,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水平较低,大多数仅能提供生活照料,许多机构不具备康复器材,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社会对养老机构还存在排斥心理。温州市应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补助形式资助养老机构购置医疗器材,引进专业护理人才,改善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规范养老服务操作流程,加大对违规养老机构惩罚的力度,督促其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同时,加大对规范养老机构的宣传力度,搭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沟通桥梁,消除人们对养老机构的偏见。 参考文献 [1]浙江省2013 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R].[2]王石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D].上海:复旦大学,2004-4-20.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东方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luyoumeishi/202412-22343.html

(3)

文章推荐

  • 黄大仙三肖三码必中三:通俗的AI解释落实-1423.3D.A272

    投资市场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无数机会与风险并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精准锁定获利的方向?答案就是:“黄大仙三肖三码必中三”。什么是“黄大仙三肖三码必中三”?“黄大仙三肖三码必中三”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组合,而是一种基于精密算法和历史数据分析的预测工具。其核心在于结合黄大仙智

    2024年11月19日
    6
  • 494949澳门今晚开奖什么__全面的分析解答-2191.ISO.334

    澳门,这个被誉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的地方,凭借其悠久的博彩历史和先进的娱乐设施,吸引了全球成千上万的游客和玩家。每年,无数的赌徒前来寻求属于自己的好运,而其中,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494949澳门今晚开奖什么”这一谜题。无论你是博彩新手,还是有经验的老玩家,这个问题都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

    2024年11月20日
    8
  • 新澳门一码一码100准确新__辅助解释落实-2092.PL.209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很多行业都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和精准度,博彩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喜爱博彩的人来说,选对号码常常是一场智慧与运气的较量。传统的选号方式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玩家对精准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澳门一码一码100准确新"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博彩游戏的规则,让玩

    2024年11月20日
    6
  • 澳门天天彩开奖结果资料查询,当中精选答案落实_PPL46.661

    一、澳门天天彩开奖结果资料查询的重要性澳门天天彩开奖结果资料查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彩民而言,及时获取开奖结果是评估投注策略和调整未来投注计划的基础。准确的开奖数据不仅帮助彩民验证中奖情况,还能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识别潜在的号码趋势和规律,从而提高中奖概率。此外,对于彩票行业从业者,如彩票销售点和分

    2024年11月21日
    8
  • 2024澳门开什么结果,和煦精选解释落实_app59.82.17

    一、2024澳门开奖结果预测分析在“”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澳门2024年的开奖趋势与潜在结果。首先,澳门作为全球知名的博彩中心,其开奖结果不仅影响当地经济,也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和博彩爱好者的关注。通过对过去几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明显的趋势。例如,某些数字组合出现的频率较高,这可能与博彩公司

    2024年11月22日
    6
  • 新澳资料免费精准网址是_作答解释落实的民间信仰_GM版v55.64.18

    新澳资料免费精准网址——开启您的投资新纪元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投资者面临的不仅是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还有复杂的信息流与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信息。而如何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每个投资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帮助广大投资者在复杂的市场中精准把握机会,新澳资料免费精

    2024年11月24日
    9
  • 2024澳门免费精准资料大全:主页版v792.152

    2024澳门免费精准资料大全随着2024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系列活动和政策的推出,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澳门的游客和居民来说,获取免费且精准的资料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帮助您获取澳门的最新信息:1.**澳门旅游局官方网站**:澳门旅游局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介绍、活动日程、交通

    2024年11月30日
    8
  • 君哥聊钱丨小白、懒人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上一篇我们教大家如何攒下自己的第一笔资产,今天我们教大家如何开始理财,在首次理财时我们要购买哪种理财产品。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但是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将钱放到贬值也没有进行理财,那么大家不爱进行理财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很多人会说太忙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理财;其次会有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进行理财,认为

    2024年12月10日
    8
  • 【如何教育孩子合理安排分配金钱】《一分钟亲子理财》儿童少儿财商教育

    管理财富从来没有单一的标准或答案,往往因人或情况而异,幕后玩家JINO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的「黄金比例」。粗略估计需要消费的总额,并要量入为出:每个家庭对于零用钱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跟小孩子的年纪、对钱的认识有关系,例如有的家长可能会让小孩子用部份零用钱来支付正餐、车费等必须开支,而有

    2024年12月11日
    3
  • 高密汽车改装,个性与性能的完美融合高密汽车改装店哪家好

    在汽车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汽车改装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高密汽车改装更是备受关注,它不仅是对汽车性能的升级,更是对车主个性和品味的展现,本文将探讨高密汽车改装的概念、特点、流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带您领略这一独特的汽车文化。高密汽车改装的概念及特点高密汽车改装,顾名思义,是指在汽车改装过程中

    2024年12月14日
    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一只东方呀
    一只东方呀 2024年12月14日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东方呀”!

  • 一只东方呀
    一只东方呀 2024年12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空巢老人调查问卷》能对你有所帮助!

  • 一只东方呀
    一只东方呀 2024年12月14日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一只东方呀
    一只东方呀 2024年12月14日

    本文概览:【摘要】 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

    联系我们

    邮件:娱乐盟@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