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银行理财遭遇大面积赎回后,近日,又有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因暴跌被投资者“骂惨”。
“这些钱是我给自己平常生活应急用的活期存款理财,没想到本金居然都亏进去了。”家住西安的林怡,今年8月初拿出4万元买了西安银行“安心周周赢”产品(下称“周周赢”)。但最近一周,看着账户里每天亏损几百块,那滋味就像割肉一般地疼。
在理财上,林怡不算新手,她买西安银行的理财产品已有三四年时间了。据她介绍,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封闭式产品可以线下去银行网点赎回,两天之后便到账了。
但像周周赢这种开放式产品,只能在手机上执行赎回命令,之后要等七日,钱才可到账。
上周三,林怡决定赎回。“但这样一来,我还得一星期,期间亏损一直持续,估计到时候又要赔上小1000块。”本以为把钱放在进银行,能够享受稳定的理财收益,显然她过于乐观了。
另一边,合计投资了40万元,先后买了12笔西安银行理财产品的李梦,也在以两周亏超2000元的速度,跌进漩涡。“像我买的周周赢、双周赢、双季赢等产品,有些单笔亏损也都涉及到本金了。”
社交平台上,像林怡、李梦一样购买了西安银行理财的投资者还有很多,据他们透露,“双周盈”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跌幅为33.5%,“周周盈”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下跌23.01%。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指货币基金或理财产品根据过去7天的净收益折合成的年收益率,主要体现过去7天收益率的波动情况。以往,因为货币基金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整体不大,所以七日年化收益率用的比较多。
七日年化收益率下跌20%~30%,并不意味着完整的一年下来,一定会损失这么多,因为过去7天的收益率波动大,后续时间的收益率未必一直这么惨。
不过,习惯了看七日年化收益率的投资者,一定会被吓一跳,银行也因此面临不小的赎回压力。
近日,有投资者发现,在西安银行APP上,理财收益不再根据不同理财产品持有周期,给客户提供七日、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或者一年的年化收益率做参考,而是只展现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
例如,此前亏损严重的周周赢、双周赢产品,当前展示形式是,截至12月15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68%和3.56%。
这种行为在外界看来颇有“变魔术”的意味。“虽然目前各种业绩展现形式都有不合理之处,但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持有期的实际收益率才是真实的收益。”一位国有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使用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来展现业绩也未必合理,每个产品成立的期限不一样,没啥可比性。”平安银行某部门经理也告诉市界,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只能对新投资人起到参考作用。
(图源/西安银行APP)
谁是罪魁祸首?
面对业内的质疑,西安银行告诉市界:“目前多数银行理财均展示不同时间维度的实际运营的客观真实的年化收益率,但在市场波动较大时,短期年化收益率在感官上放大了收益率的数值,此次收益率展示形式调整,是为了使客户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所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按照同业普遍的展示方式进行了调整。”
在行业人士看来,西安银行调整收益率展现形式的背后,是被客户连番地赎回要求吓怕了。
西安银行自己也说,过去的十年,他们从未出现产品到期兑付本金亏损的情况。“在此次调整发生前,我行理财产品已提前采取了更保守、稳健的投资策略,降低产品杠杆和组合周期。”
西安银行将此次理财产品出现较大波动,归因于受“债券市场的异常波动所致”,并表示面对本轮债券市场的调整,该行的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是低于债券指数回撤的。但失去钞票的投资者很难接受这种说法。
12月12日,西安银行行长梁邦海对自媒体披露的最新理财配置比例显示,该行的理财产品有79%来自信用债。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债基是债券市场的重要买方。而雪球网上,综合反映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中证全债指数,自10月底冲顶226.87后,快速回落。12月13日,中证全债下跌0.13%,收报224.21,创下近4个月新低,截至12月15日,收报224.43,微涨0.02%。
(图源/雪球网)
在此情形下,不仅西安银行,整个银行理财市场都承受了较大的波动。银行理财产品在经历了今年4月、10月两轮银行理财净值大面积亏损之后,在临近年底的12月,再次出现大规模破净。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5日,处于存续期的公募理财产品中已经有超过5000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出现了账面亏损。
债券投资的性价比在下降,上千只理财产品的净值跌破1元面值,这把一贯喜欢追涨杀跌的国内机构和散户给吓到了,市场出现踩踏式卖出。
“很多买银行理财的都是普通居民,根本无法接受亏损,所以发生大面积赎回,要把理财换成定期存款,而银行理财产品一旦被抛售,那么银行理财经理就不得不继续抛售债基去兑现,债券价格受抛售影响继续下跌,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机构债券市场分析师黄熙杰在接受《华夏时报》时表示。
银行的难题
资管新规过后,银行理财行业迎来全面净值化管理时代,标志着我国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全新时代,银行理财开始回归资产管理本源。这不仅对银行理财专业化管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同时,投资者也需转变“银行理财能保本”的理念。
在银行理财产品和业务方面,资管新规除了对其要求“不再推出保本型产品”及彻底进行净值化转型外,同时也要求银行独立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这也要求银行之后需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
截至目前,已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5家,除法巴农银理财外均已开业。
这也意味着资金规模、业务基础等较弱的中小银行在理财市场变得更为劣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理财子公司产品将会占据银行理财市场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保有量较小未能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城农商行将会逐步退出理财市场,转为代销他行产品。
招商证券预计,未来市场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而未有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将逐步退出理财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西安银行虽已完成净值化转型,但还尚未设立理财子公司。2021年10月,西安银行曾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设立西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可直至现在,尚未获得监管机构同意。
成立于1997年的西安银行,原名西安城市合作银行,2009年底完成财务重组和战略引资后,于次年更名。2019年3月该行在上交所上市。
但除了上市首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外,2020年、2021年,西安银行业绩和净利润增速放缓,分别为3.05%、1.73%。
而且,自2022年以来,西安银行的发展逐步落后于其他城商行。今年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8.62亿元,同比下滑8.39%;实现净利润17.79亿元,同比下滑12.37%,成为17家上市城商行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银行。
更重要的是,当前西安银行并无控股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国资、外资,又有民企。其前十大股东包括加拿大丰业银行、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西市”)、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第二大股东大唐西市持有西安银行股份数量为6.34亿股,持股比例为14.27%,但这部分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在此情形下,西安银行试图通过信贷业务“输血”给大唐西市,但却引起了第一大股东丰业银行的不满。
根据半年报,大唐西市及关联方2022年与西安银行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为16.069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双方实际业务余额已达到15.969亿元,主要用于贷款、银承、保函、结构化融资、债券投资等业务。
今年1月24日至26日,三天时间里,西安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开出行政处罚10次,累积罚金676万元,处罚原因主要集中在信贷领域。
无论监管机构出于何种考量还未同意西安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但随着投资者逐渐转变银行理财“稳赚不亏”的思想,银行需要在理财产品的投研能力上加快成长步伐。
对于此次西安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的正常现象。“投资者可再观察个两三周,看一下后面回涨的一个情况,然后再下最后的结论。”
西安银行也回复市界称,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短期波动之后,会有较长时间收益稳定向上的时期。虽然交易价格有涨有跌,但利息积累是持续的,因此总体上讲“固收类产品”仍是个人财富管理的压舱石,“希望客户与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来源:AI财经社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凝冬呀]投稿,不代表娱乐盟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lmeng.com/luyoumeishi/202412-1900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娱乐盟的签约作者“一只凝冬呀”!
希望本篇文章《七天亏损30%,在西安银行买理财冤不冤?》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娱乐盟]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继11月银行理财遭遇大面积赎回后,近日,又有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因暴跌被投资者“骂惨”。 “这些钱是我给自己平常...